《澳門郵報》德國籍社長夏禮賢(Harald Brüning)10月11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歐盟近日投票通過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終裁草案,此舉可能會引發貿易沖突,這不符合有關各方的利益。
歐盟推行保護主義不得人心
文章指出,當地時間10月4日,歐盟成員國代表投票通過了歐盟委員會提交的歐盟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終裁草案,擬對原產于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最終反補貼稅。中方堅決反對歐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規、不合理的保護主義做法,堅決反對歐方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反補貼稅。
歐盟面臨的現實問題是,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德國投下了反對票。梅賽德斯-奔馳、大眾和寶馬等德國大型車企都在中國進行了大量投資,并且從中獲得豐厚利潤。同樣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汽車制造業創造了德國約四分之一的工業產值。顯然,10月4日通過的反補貼案終裁草案不符合德國的國家利益,有損德國汽車制造商以及欲購買價格合理的環保型汽車的消費者的利益。
德國聯邦財政部長林德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歐盟委員會不應引發貿易沖突,我們需要通過談判找到解決方案。
世界不希望看到中歐貿易戰
文章進一步表示,歐盟成員國不應該通過推行保護主義來應對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競爭優勢,而應該在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前提下,竭盡所能促進本國汽車制造商的發展,特別是電動汽車。
保護主義阻礙工業現代化,歐盟等西方經濟體已經在這一領域失去優勢。如今,西方經濟體需要迎頭趕上,并向中國好好學習。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政治、經濟和戰略格局下,世界不希望看到歐盟和中國發生貿易戰,中歐互利貿易的潛力仍然很大。今時今日,我們最迫切的需要是促進自由、公平、互利的貿易。
文章最后強調,期待歐盟和中國的談判代表在月底前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中歐汽車企業的雇主、高管、工人以及消費者都會樂見其成。
(英文原文刊發于《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編輯:嚴玉潔 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