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經濟學家米凱萊·杰拉奇7月17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西方應當抓住中國發展帶來的合作機遇,而不是擺出對抗姿態。
零和博弈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文章指出,“全球南方”、金磚國家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不斷發展壯大,標志著世界秩序從單極邁向多極。這種勢不可擋的轉變為全球經濟作出巨大貢獻。
令人遺憾的是,一些西方國家仍然沉迷于在國際關系和國際貿易中大搞零和博弈,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中國的快速發展。事實上,國與國之間還有另一種交往方式,那就是互利共贏。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增進了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中國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為西方優質產品開辟了利潤豐厚的市場。
中國經濟增長拉動了全球需求,其貿易伙伴也從中獲益。事實上,歐盟企業一直從中國對奢侈品、汽車以及高端制造業的需求中獲利。通過促進貿易往來、降低貿易壁壘,歐盟和中國可以共同實現經濟繁榮。
零和思維已經過時,沉迷其中只會適得其反。各國應當在國際關系中秉持互利共贏理念。通過與中國合作,歐盟和其他西方國家可以實現協同效應,共同受益。這種合作姿態可以營造出一種共享創新、資源與增長的環境,進而邁向共同繁榮。
中國發展惠及全球
文章進一步表示,中國大力投資科技和創新領域,已經成為5G、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全球引領者。歐洲可以從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中受益,進而實現其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研發領域的合作可以加速綠色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的發展也推動了金融市場的發展,為西方投資者創造了新機遇。中國擴大金融開放,創造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歐盟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實現投資組合多樣化,進而從中受益。
此外,盡管一些西方國家千方百計抹黑“一帶一路”倡議,但該倡議無疑為基礎設施投資與發展創造了重大機遇。歐盟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可以開拓新市場,為世界經濟作出貢獻。
文化交流是中國在發展進程中帶來的另一個重要機遇。加強人文交流、旅游和教育合作可以增進理解,激發善意。文化外交有助于緩解緊張局勢,促進中西方關系。與此同時,教育交流有助于彌合文化鴻溝,培養出一代既懂西方又懂中國的領導者。這種相互理解對于攜手應對全球挑戰至關重要。
西方應當抓住中國機遇
文章強調,西方應當將中國發展視為加強合作的機遇,而不是擺出對抗的姿態。
西方若能推進建設性接觸、放棄遏制中國的圖謀,無疑可以促進互惠互利。西方若能全面了解中國的發展目標,并協調雙方的利益,將有助于構建一個更加穩定和繁榮的世界。
經濟合作、技術創新、投資、文化交流和建立信任的潛在益處是巨大的。若能抓住這些機遇,西方可以增強經濟和技術實力,同時為全球穩定與繁榮作出貢獻。歐盟和其他西方國家應該克服不必要的恐懼和懷疑,本著合作與相互尊重的理念同中國打交道。
一言以蔽之,促進互利共贏而不是沉迷于零和博弈,對于構建一個更加緊密相連、更加繁榮的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英文原文刊發于《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編輯:嚴玉潔 王輝 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