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近國寶文物 感受何以中國(新時代畫卷)
11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省孝感市云夢縣博物館參觀出土秦漢簡牘展。展出的秦律十八種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國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體系。總書記詳細聽取簡牘內容、歷史文化價值和保護研究情況介紹,指出要繼續加強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護水平,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讓中華文明瑰寶永續留存、澤惠后人,激勵人們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何尊、長信宮燈、鎏金銅蠶、曾侯乙編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場合多次提到文明瑰寶,在各地考察中多次到博物館駐足欣賞寶貴文物。
2023年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山西省運城博物館時強調,“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它們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文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實證,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是文化傳承發展的優秀資源,是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
總書記關注的一件件珍貴文物,賡續著中華文脈,講述著何以中國。圍繞這些珍貴文物,各地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精品展陳頻頻亮相、文創種類豐富多樣。國寶重光,時代華彩。人們走近國寶文物,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報記者 董映雪)
1考古發掘
出土秦簡的湖南龍山縣里耶古城一號井。
新華社記者 翟 翔攝
2修復保存
甘肅簡牘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文物庫房內查看簡牘保存情況。
新華社記者 陳 斌攝
3記錄研究
湖北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對修復完成的簡牘進行記錄。
新華社記者 熊 琦攝
4展陳
湖北孝感云夢縣博物館,市民正在參觀簡牘展。
胡學軍攝(影像中國)
5研學
孩子們在湖南長沙簡牘博物館參與“探秘簡牘的清洗與保護”活動。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攝
曾侯乙編鐘。1978年出土于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曾侯乙墓,戰國時期青銅樂器的巔峰之作,編鐘的鐘體、鐘架和掛鐘構件上共有3755字銘文,包含了豐富的樂律學知識。
湖北省博物館供圖
長信宮燈。1968年出土于河北保定滿城漢墓,形狀為跪地執燈的宮女,通體鎏金。燈盤可轉動,以調節燈光亮度和照射方向,燈身人物中空的衣袖和身體作為通道用于排煙。
河北省博物院供圖
何尊。西周早期的青銅酒器,器型上圓下方,體現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腹底有銘文12行122字,其中的“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圖片為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提供
何尊腹底銘文“中國”字樣。
圖片為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提供
遼寧省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對九霄環佩琴進行保養。九霄環佩琴制作于唐代。在古琴琴底,鐫刻著“九霄環佩”四個字。琴面上,鑲嵌著13個由蚌殼制成的圓點,起到標記琴弦音位的作用。
朱忠鶴攝(影像中國)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內,觀眾圍在Ⅰ號大型銅神樹前仔細觀看。Ⅰ號大型銅神樹由底座、樹和龍三部分組成,體現了高超的冶鑄技術和藝術水平。
本報記者 宋豪新攝
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展出的刻辭甲骨。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具有重要文化價值。
河南安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湖北孝感云夢縣睡虎地秦簡。1975年,睡虎地秦簡出土,震驚世界,其中秦律十八種填補了秦代法律文書記載的空白。
湖北省博物館供圖
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內展出的亞長牛尊,是目前殷墟發現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銅尊。
本報記者 張文豪攝
鎏金銅蠶。1984年出土于陜西安康石泉縣,體態為蠶仰頭或吐絲狀,制作精致,造型逼真,見證了開辟絲綢之路的歷史。
陜西歷史博物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