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成都,有兩個圖案,是你走到哪里,都免不了會跟它打照面的。
一是國寶熊貓,二是太陽神鳥。
金沙遺址博物館屋頂上的“太陽神鳥”圖案 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
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都火車南站、成都地鐵站內,以及成都大運會的主場館透光屋頂,都能看到“太陽神鳥”的元素。它已經融入成都人的精神脈絡成為城市形象標識。
太陽神鳥的影響力也不僅限于成都——2005年,在專家們的聯名推薦下,太陽神鳥金飾圖案從全國1600余件候選圖案中脫穎而出,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圖形標志,成為我國數以萬計的燦爛文化遺產的代表和象征。
這件文物何以有這樣大的魅力?我想說,它的神秘精致、美輪美奐遠超你的想像。
到達成都的當天下午,我們就去金沙遺址博物館“朝見”這件國寶。
太陽神鳥金飾,2001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遺址。在金沙遺址發掘的第18天,考古隊員進行地毯式搜索時,被一塊已經揉成團的小泥塊吸引,泥塊露出的一角在陽光下異常耀眼。
剝落外層泥土后,里頭竟是一團金器。經修復后,靈動傳神的“太陽神鳥”舒展旋轉,如同重獲新生。
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太陽神鳥”的展柜設在“千載遺珍”廳的正中。
陳列在“千載遺珍”廳里的太陽神鳥金飾
薄薄的一片,斜躺在透明展臺上,緩緩做360度旋轉。它的大小跟一張CD差不多,由含金量高達94.2%的金箔片制作,厚度僅0.02厘米。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分布由等距的12條象征太陽的光芒組成,內層由4只首尾相接的逆時針飛翔的太陽神鳥組成。整個圖案均衡對稱,充滿動感。
中華大地上的先民,自古有太陽崇拜與鳥靈崇拜,甚至在遠古傳說中,太陽就是一只金烏。
在很多出土文物上,這兩者更是頻頻組CP,總是合體出現。比如大汶口遺址的“飛鳥負日”,安徽凌家灘遺址的玉鷹(鷹-豬-太陽合一)、良渚玉璧上的“鳥日合體”,還有石家河遺址被稱為中華第一鳳的玉團鳳,以長尾鳳鳥作首尾相接的圓環造型,也類似玉璧的形態或太陽的某種表現。
在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國稻作民族地區,幾乎都是“太陽鳥”的天下。
河姆渡文化的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
它從何處來?提到“太陽鳥”,年代最早的是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出土了那件標志河姆渡文化的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作為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還有“雙鳥捧日”“雙鳥共日”“雙鳥拱嘉禾”等飾紋的文物。
從距今7000年到距今3000年,這只誕生起源于長江中下游的“太陽鳥”,伴隨著稻作農業的大傳播,飛越江河,掠過長江、黃河兩岸,更溯源而上,飛到了黃河中上游地區和長江上游地區。
太陽神鳥金飾 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
在長江上游成都平原的古蜀文化中,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完成了體系化的過程,蘊藏著稻作農耕文化更豐富經典的密碼——有專家認為,內層的十二道光芒可能代表12個月份或12個時辰;外圈的四只鳥,可能代表4個季節或4個方向,體現著先祖基于稻作農耕文明,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
金沙遺址出土的碳化稻粒 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
稻作最大的特點是離不開耕耘。
金沙遺址博物館里,還有一件“農耕之祖”——木耜(sì),樸素的樣子很容易讓人錯過它。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商周時期的一件木質農具,是成都平原稻作農業發達興盛的重要物證。
“農耕之祖”木耜
這件農用工具看上去很像現在的鏟子,長1.42米,由一塊整木制成,是一種翻土的農作工具。這么完整的發現非常難得,它出土于金沙遺址生活區的一個廢棄的“水塘”中,深埋細膩的淤泥之中,因為隔絕空氣得以保存下來。
《易經·系辭》記載,“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nòu)之利,以教天下。”意為,神農砍削樹木制成尖頭,揉彎木桿制成曲柄,發明了中國最古老的農具耒。人們又在耒的基礎上改造,將耒的尖頭變成扁頭,發明了耜?,F代的考古發現也證實耒耜確實是耒與耜結合的工具。而最早的木耜發現于長江下游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但出土時已并不完整。
山東省嘉祥縣武氏祠的大禹畫像
這件木耜,只是用來做農活嗎?今天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大禹畫像,來自山東省嘉祥縣武氏祠,出自東漢。大禹右手拿著的短柄工具,就是耒耜。耒耜可以做農活,亦可用于治水。
金沙遺址博物館屋頂上的“太陽神鳥”圖案
也許,當年的先民一邊在稻田里,琢磨著天象自然的規律辛勤耕耘,一邊要提防著賴以灌溉稻田的河流突發洪水,及時治水。美到極致的太陽神鳥與素到極致的木耜,是當時的“高科技”,是長江流域農耕文明的興盛標志。
金沙遺址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十節琮,高22.2厘米,全器分十節,每節有四個簡化的神人面紋,在上端的一面還陰刻有一神人圖案。這件玉琮的質地與金沙遺址的其他玉琮完全不同,其造型風格、紋樣圖案、制作工藝都與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一致,應是早于金沙1000多年的良渚人的產品。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
遺跡館是金沙遺址大型祭祀活動場所的所在地,也是2001年2月8日金沙遺址的發現地,它是目前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商周時期的大型祭祀遺跡場所,更是目前金沙遺址五平方公里范圍內出土遺跡最為豐富、遺物等級最高、數量最多的一個區域。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
“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新評論(23)
潮氣東方 · 2小時前 · 浙江紹興回復
農業歷來“看天吃飯”,視陽光雨露為“天恩”,將太陽神鳥作為農業圖騰自然無可厚非。
財漂籃球 · 3小時前 · 浙江紹興回復
猜想太陽神鳥圖騰由來是:神鳥幫助古人發現野生稻,太陽促進農作物生長。
潮客_3jyyh8 · 5小時前 · 浙江杭州回復
看到“太陽神鳥”就想起了小時候聽的神話故事,原來這些傳說真的有跡可循啊!這小金片不簡單,背后的故事比它本身還要閃亮!
潮客_w7yphn · 5小時前 · 浙江杭州回復
去過金沙遺址博物館好幾次,每次看到太陽神鳥金飾都忍不住駐足。它的精美和寓意,讓人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藝術造詣。
茶道小姐 · 5小時前 · 浙江溫州回復
太陽神鳥金飾,美得讓人窒息,古代工匠的手藝真是絕了!不知道他們當時是怎么想的,竟然能做出這么精致的東西。
潮客_qxvchr · 5小時前 · 廣東廣州回復
“太陽神鳥”成了成都的標志,每次看到都感覺特別親切。就像一個老朋友,無論走到哪都能遇見,心里暖暖的。
葡萄grape · 6小時前 · 浙江金華回復
想象一下,幾千年前的古人,一邊種稻子,一邊抬頭望天,琢磨著太陽的規律。這種智慧和毅力,現在的人可能都趕不上。
潮客_24qw4f · 6小時前 · 浙江杭州回復
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十節琮,讓我印象深刻。它與良渚文化的相似之處,說明了長江流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潮客_3k3ght · 6小時前 · 浙江杭州回復
每次看到太陽神鳥,都會想起古人的太陽崇拜和鳥靈崇拜。這種信仰不僅美麗,也充滿了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潮客_gx4tog · 6小時前 · 浙江寧波回復
太陽神鳥從河姆渡遺址到金沙遺址,中華農耕先民卻能心心相印,真為我們增添了無比神奇的色彩。
潮客_24qwxr · 6小時前 · 浙江杭州回復
木耜雖然是個簡單的農具,但它見證了古代農業的發展,也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看到它,就感覺和歷史有了更深的聯系。
點擊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