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豐收在望,白山黑水,商旅正忙。9月26日至27日,第四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在吉林長春舉辦,老工業基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用電商賦能全面振興的“脈動”,引發與會人士高度關注。
引領傳統產業奔向更廣闊市場、助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持續拓寬對外開放通道……吉林省持續發展以電商為代表的新經濟業態,用“小屏幕”撬動“大市場”,2023年網絡零售額突破千億元,今年1至8月達711.08億元,黑土地上的眾多“吉品”走向全國,奔向世界。
新電商煥發吉林“老字號”新活力
行業專家介紹,新電商是以數據為核心要素,以用戶為中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商貿活動的融合創新下衍生的電商新業態。
作為老工業基地、商品糧基地,“原字號”“初字號”產品多、附加值低,制約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吉林省正在用不斷完善的電商產業生態,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在四平市,新電商正在重構傳統食品加工產業鏈。玉米糊、玉米粉、玉米面條……四平玉米電商直播產業園里,終端消費需求數據快速反饋到生產環節,70多家食品工廠開足馬力,將玉米加工成受歡迎的“網貨”。高品質玉米以前“論噸賣”,如今“論根賣”“論袋賣”,四平玉米主食化產品去年賣出34億元。
小小屏幕背后,電商拉動著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吉林省出臺系列舉措培育建成國家和省級電商示范基地、企業182個,推進區域、產業互聯互補,帶動就業180余萬人,輻射上游食品、保健品等多個優勢產業。京東等知名企業紛紛入局,僅一個京東“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基地,每年就能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0億元。
傳統產業乘電商“東風”,奔向廣闊市場。一汽紅旗線上銷量占比提升;四平順邦農機借助直播電商引流,線下銷售成倍增長;延邊州“延百快到”等傳統商業企業的自營電商平臺年銷售額超2000萬元。
新電商助力吉林品牌闖市場
長白山人參、吉林大米、延吉泡菜……價優質美的眾多“吉品”駛入新電商賽道,走向千家萬戶。
在吉林省長白山人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市總部,與日俱增的訂單讓董事長王淑范異常忙碌:“前幾天的一場直播,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白山市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網絡主播“薇姐”穿梭不停:“品牌響了,每天能賣500多單,回頭客多!”市場里像“薇姐”一樣的主播超過3000人。
新電商擦亮了吉林品牌。這幾年,吉林省由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轉變,發力打造“吉致吉品”區域品牌認證,建設“吉字號”品牌,建立全省電商品牌產品供應鏈資源庫納入1000多個品牌,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搭乘新電商快車,更多“吉品”打開市場。記者從吉林省商務廳獲悉,人參、鹿產品、黑木耳、吉林大米等產品的全國網絡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74.6%、42.3%、32.7%、23.4%,長白山礦泉水、皓月牛肉、遼源襪業等成為地標性網銷品牌。
新電商拓展吉林開放新通道
“買全球、賣全球”——地處東北亞區域地理中心的吉林省憑借區位和通道優勢,抓住跨境電商新風向,推動長春、吉林、琿春、延吉4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加快發展。
清晨的琿春口岸一派繁忙,一輛輛貨車排隊通行,許多貨物是國外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購買的中國商品。不遠處的東北亞跨境電商產業園內,中國消費者也在挑選各國商品。
“跨境直購價格低、物流快,深受國外消費者喜愛。”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改革創新局負責人孫居峰說,“建立完善陸、鐵、空三位一體的跨境電商運輸體系,大幅提升物流時效。”
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商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吉林省推出系列改革舉措,從主體培育、人才培養、海外倉共建共享等方面加大支持,開展人才培育和創業孵化,吸引更多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和高端人才安家落戶。
去年,吉林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53.2億元,同比增長88.9%。聚焦“跨境電商+產業帶”“跨境電商+中歐班列”發展,全省上線第三方平臺、建設獨立站等應用跨境電商服務的外貿企業數量5年來接近翻番。
連續舉辦四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吉林搶抓機遇深化改革創新,打造更加開放繁榮的數字經濟新格局,為東北全面振興注入新動力。 (記者褚曉亮 段續 邵美琦)
新華社長春9月2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