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脫鉤論”在一些西方國家甚囂塵上。不過,在美國有識之士看來,該國的涉華政策已經誤入歧途,“脫鉤”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美國所作所為無異于“自取滅亡”
美國國際戰略聯盟公司創始人顧屏山(George Koo)和美國“中國通”、視頻博主賽勒斯·詹森認為,拜登政府延續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立場,妄圖將美國經濟問題歸咎于中國,以此轉嫁矛盾。
顧屏山分析指出,美國想把自身面臨的無法解決的問題歸咎于他國,經濟迅速增長的中國成了他們最理想的甩鍋目標。“民主黨與共和黨能達成一致的一件事,就是抨擊中國、抹黑中國的形象。這真的很可悲。”
在顧屏山看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所作所為無異于“自取滅亡”。“為了讓自己繼續漂在上面,我們一意孤行要將中國摁到水下。這是一個失敗的提議。或早或晚,中國會擺脫困境、脫穎而出。與此同時,我們浪費了為自身創造更具競爭力的地位的時間和機遇。”
他進一步指出,美國政府并未致力于投資國內發展,而是以促進全球民主的名義投資武器、增加軍事預算。
對于顧屏山的分析,在中國生活了十年的詹森頗有感觸。“與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及其基礎設施的發展相比,我們的基礎設施相形見絀。”
他補充說:“中國政府竭盡所能通過最符合公民利益的政策。這一點在過去50年的經濟發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脫鉤”只會導致兩敗俱傷
在詹森看來,美國大部分外交政策是感性的、保守的。比如,美國正朝著與中國經濟“脫鉤”的方向發展,妄圖以此遏制中國崛起。
詹森為多家國際公司提供咨詢服務。許多人擔心“脫鉤”,詢問他美國工廠是否都將撤出中國。他回應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舉例說,通用汽車曾想在南亞某國設廠,但是由于基礎設施和后勤保障問題,沒有成功。“中國(的條件)則好得多,在中國做生意也容易得多。所以他們最終關閉了在那個國家的工廠,搬回了中國。”
顧屏山認為,美國政府要求企業撤出中國是損人不利己的。他援引硅谷大型設備供應商泛林集團上一季度的報告稱,該企業31%的業務在中國,只有8%在美國。“表面上看,我們是要求這家公司停止對華銷售。但若將31%的業務抽掉,實際上就等同于讓公司關閉。”
顧屏山指出,美國人民必須認識到,鑒于經濟一體化以及各國技能與實力的互補性,與中國合作可能是一個惠及所有人的雙贏局面,“脫鉤”只會導致兩敗俱傷,美國不可能全身而退。
(編輯:嚴玉潔 王輝 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