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運公會主席埃斯本·波爾森4月27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過去十年,中國在減少對高污染化石燃料的依賴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特別是通過發展電動汽車行業,現在中國有望助力整個國際航運業加速降碳。
中國樹立降碳典范
文章指出,電動汽車堪稱降碳項目長期投資的最佳典范。如今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量占據了全球半壁江山,這不是一朝一夕實現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就開始了對這項技術的投資計劃。這種前瞻性思維醞釀出豐碩成果,并在當前的全球經濟中掀起波瀾。
中國的創新往往能夠加速世界其他地區的降碳行動。作為造船大國,中國可以抓住航運業這個約占全球碳排放量2%的行業的機遇,其他國家可能會紛紛效仿。
航運業無疑有雄心勃勃的降碳計劃。不過與汽車行業不同,航運業的減排必須在聯合國框架內實現。作為國際海事組織的重要成員,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
今年6月,國際海事組織將舉行一場涉及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重要會議。中國有望發揮建設性作用,為整個國際航運業設定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此外,中國政府還可以推動另外兩項重要議題的進展,即加快氨和氫等零碳航運燃料的研發、為全球航運業碳排放定價。
中國是最早意識到要為碳排放定價的國家之一。無論是碳稅還是碳排放交易系統,都可以成為推動各經濟體履行氣候承諾的重要政策工具。
中國大有可為
文章分析稱,中國的政治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即將在埃及舉行。埃及有蘇伊士運河,因此對航運業的降碳行動非常感興趣。中國應該在這類多邊會議上展示其成功案例,鼓勵其他國家在降碳問題上效仿中國的長期思維。
中國領導人在去年10月的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上強調,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策。此外,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國際航運業與中國有著相似目標,這些共同目標有望引領未來數年全球經濟發展。
(編輯:嚴玉潔 王輝 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