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嚴玉潔)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接受中國日報網采訪時表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中的快速擴散和深度融合,數字經濟已成為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經濟形態;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工業互聯網為產業數字化提供了關鍵基礎設施支撐和產業生態基礎,成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
就如何發揮工業互聯網在數字經濟“下半場”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徐曉蘭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強化政策引導,加速產業數字化過程中的重點產業培育。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能夠進一步帶動形成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數字經濟進一步向實體經濟更多行業、更多場景延伸。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產業支持力度,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持續強化政策引導,優化市場環境,支持工業互聯網企業做強做優,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企業、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運營服務商,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和典型應用場景。
二是加大關鍵環節的投入力度,夯實產業數字化基礎。工業互聯網作為直接服務工業的數字經濟新賽道,已經應用到原材料、裝備制造等37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應用場景正在由銷售、物流等外圍環節向研發、生產控制、檢測等內部環節延伸。建議進一步加大技改資金投入,將技改資金從針對傳統設備、技術的投入轉向對產業基礎數字化水平提升的投入上來,分階段、分行業有序推進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助力產業數字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進一步推動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在全國范圍內的體系化建設,構建工業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強化工業數據匯聚能力,更好的發揮基于數據的服務能力,夯實產業數字化發展基礎。
三是持續深化產融合作,實現產業數字化重點領域精準扶持。工業互聯網為社會資本流向實體經濟開辟了新渠道。一方面,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潛在價值及發展潛力吸引了社會資本的高度關注,我國工業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達到萬億級規模,非上市融資活動年均超千億;另一方面,基于工業互聯網的供應鏈金融等新模式正在蓬勃興起,幫助實體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強化融資渠道及能力建設。建議進一步加大金融扶持與引導力度,推動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產融合作持續深化,加大產業基金的引導作用,確保社會資本流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領域,加大對于新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積極探索建立基于實時生產經營數據的征信系統,建立詳實完備的企業動態信息庫,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編輯:王輝)
(嚴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