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23日電(記者 徐錕)9月20日,“脫貧攻堅地方行——看甘肅”采訪團一行來到臨夏州廣河縣三甲集鎮康家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這個內小區環境幽雅,設施齊全。老人們聚集在長椅上聊天,孩子們在一旁玩耍,村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小區內孩子正在玩滑板(中國日報網記者徐錕/攝)
走進搬遷戶馬牙古白的新家,記者感覺十分的寬敞明亮。馬牙古白告訴記者自己家離學校非常近,孫子上學很方便,自己搬進來的時候房子都裝修好了,這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自費不到一萬元。
馬牙古白的家(中國日報網記者徐錕/攝)
“以前住在水泉鄉的磚瓦房里,距離這里30多公里,養了兩三頭牛、五六十羊,那時候真是靠天吃飯。”馬牙古白講述以前的生活時提到。
據當地干部介紹,在該安置小區內,共有搬遷建檔立卡戶535戶2413人。2014、2015年分別建設了第一期與第二期安置點,前兩期共計搬遷山區群眾1115戶6013人。目前小區還配套修建了學校、衛生所等設施,提升搬遷群眾的生活條件。并且還要實現“搬下來,能致富”,為搬遷戶提供就業機會,幫助解決貧困。不僅在小區附近建立了養殖場,讓居民能夠就近養殖致富,還建立了扶貧車間和就業技能培訓基地。
小區門口的技能培訓基地與扶貧車間(中國日報網記者徐錕/攝)
馬牙古白的妻子馬麥勒也就在小區里開設的培訓基地學習烹飪技術。七八年前,馬麥勒也曾經開過一家小飯館,但那時候都是雇了廚師炒菜。后來因為身體不好、孩子需要照顧,餐館就沒有繼續經營下去。“一天學習八個小時,每天學’三涼三熱’,學校不僅不要學費還每天給我補助30塊錢,我中午也不回來,那塊中午供飯。”馬麥勒也說。
“本來我有焦慮癥,自從去學習也還多了,感覺每天很充實,我原來還會拉面,等我學成以后就在小區附近開個小飯館。”馬麥勒也向記者講述未來的規劃。
(徐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