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芳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副研究員
6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就世界經濟形勢和貿易問題發表題為《攜手共進,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的重要講話,指出二十國集團是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領導人,我們有責任在關鍵時刻為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把準航向,為市場增強信心,給人民帶來希望。
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古往今來,人類從閉塞走向開放、從隔絕走向融合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我們要以更大的開放擁抱發展機遇,以更好的合作謀求互利共贏,引導經濟全球化朝正確方向發展。這是中國從全球化受益者向全球貿易治理貢獻者轉變所提出的“中國方案”。
受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經濟表現出國際貿易投資工業生產活動放緩、商業信心疲軟、金融市場波動加劇、政策不確定性風險上升等特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均下調了對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反映出未來全球經濟的疲弱態勢。世界貿易組織將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由3.7%大幅下調至2.6%,并警告今明兩年全球貿易增長將面臨巨大壓力,如果國際貿易局勢持續惡化,將對2019年世界經濟造成重大沖擊。在逆流涌動的當下,中國就世界經濟的發展方向和路徑發出響亮聲音,堅決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權威性,并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以開放共贏的理念務實開展國際合作,致力于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注入強勁的中國動力。
習近平在講話中宣布,我們將在近期采取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若干重大舉措,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局面,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擴大開放的舉措,以求多渠道、多角度化解貿易摩擦,為各國企業和投資者構建自由、公平、非歧視、透明、可預見和穩定的貿易投資環境。今年1月初,中國發布《關于推廣第二批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決定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科技金融創新、軍民深度融合、管理體制創新方面的23項改革舉措,以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釋放制度改革紅利,更大激發市場創新活力。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關注的回應。在全球保護主義風險加劇背景下,中國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3.7%,外貿實現平穩開局,為全球貿易注入更多確定性。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加強多邊貿易體制,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與時俱進,使得世界貿易組織能夠更加有效地踐行其開放市場、促進發展的宗旨。改革的結果應當有利于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收窄發展鴻溝。
世貿組織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保障,符合各國發展的共同利益。2019年5月,中國正式向世貿組織提交《中國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建議文件》,提出世貿組織改革四個方面的重點行動領域:解決危及世貿組織生存的關鍵和緊迫性問題;增加世貿組織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相關性;提高世貿組織的運行效率;增強多邊貿易體制的包容性。中國呼吁加強世貿組織框架下的貿易和投資政策的協調,維護開放、包容、非歧視等世貿組織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并承諾與世貿組織成員一起為推動經濟全球化向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而努力。中國的方案立足于實現聯合國2030年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力求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的發展靈活性和政策空間,有利于推動發展中成員國融入全球化進程,促進全球貿易乃至世界經濟的增長。
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全球范圍看,發展領域仍面臨巨大融資缺口,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任重道遠。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就是動員更多資源,拉緊互聯互通紐帶,釋放增長動力,實現市場對接,讓更多國家和地區融入經濟全球化,共同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
中國是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堅定推動者。2016年杭州峰會上,G20成員達成了《G20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大阪峰會有望進一步簽署“大阪更新計劃”,從衛生和教育、優質基礎設施、創新、性別平等、氣候變化和海洋環境等重點領域持續推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
基礎設施對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關鍵作用。2016年杭州峰會公報特別強調“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非常重要,其旨在綜合考慮生命周期成本、安全性、抗自然災害的韌性、創造就業機會、能力建設以及知識和專業技能轉移的基礎上,以各方同意的條件確保經濟效率,同時處理好項目的社會和環境影響,并與經濟和發展戰略相一致”。2019年日本把“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納入2019年G20大阪峰會議程,致力于提升基礎設施投資理念,推動二十國集團就投資原則達成共識。對此中國給予積極支持,并多次表態,將以務實和合作共贏的態度,與其他國家一道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通力合作,取長補短,共同為地區和世界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