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劉勇
“我和忠誠有個約定”采訪團的最后一站,是舉世聞名的南泥灣。
1941年,八路軍359旅開進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南泥灣;今天,仍然有一支部隊駐守在南泥灣,便是武警陜西省總隊延安支隊執勤一中隊。
采訪團首先來到延安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參觀學習,我和同伴們對“又戰斗來又生產”的八路軍359旅將士肅然起敬……
講解員在講述“南泥灣” 當年的故事。 攝影:楊應森
曾在執勤一中隊當過戰士、班長、排長,現任武警延安支隊政委的付成濤告訴我們,這支部隊的前身是陜甘寧邊區蘇維埃政府保衛大隊, 是一支有著紅軍血脈、光輝歷程和優良傳統的部隊;70多年來,中隊官兵始終牢記宗旨,視群眾為父母,把駐地當家鄉,傳承發揚著“人民軍隊愛人民” 的光榮傳統。支隊長向軍說,時代變了,但革命先輩留下的“南泥灣精神”不僅沒有變,而且在新時代的官兵身上得到了傳承和弘揚。
聽了付成濤政委、向軍支隊長的話,我作為一名老兵、老武警,更是急切地想去看一看今天的“陜北好江南”南泥灣,看一看今天駐守在南泥灣的戰友們、咱們可親可愛的武警官兵。
當年的荒山,如今的良田。 攝影:楊應森
初夏的南泥灣,秧綠樹綠,生機盎然。
執勤一中隊的營區里,武警戰士們正在進行實訓。中隊長楊路告訴我們,“‘又戰斗來又生產’,軍人始終把‘戰’放在第一位。”
楊路帶著我們,見到了多次代表中隊參加支隊比武的下士羅朝鑄。剛入伍時,羅朝鑄許多訓練課目不合格、成績在中隊墊底。于是,他在日記中發誓:“我絕不認輸。”
戰士們正在訓練。攝影:楊楷
羅朝鑄利用休息時間給自己加碼,別人跑五公里,他跑八公里;別人練射擊吊水壺,他往上加磚頭;爬大繩、越障礙,別人練一遍,他練三四遍。半年下來,羅朝鑄終于成了中隊的訓練尖兵。
楊路告訴我:“羅朝鑄這樣的‘訓練達人’,執勤一中隊還有好多。”
從訓練場來到一中隊的菜地,我們見到了兼職種植員龍的宜濤。
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擔任過中隊7年多應急班的班長,并且曾是多次參加過比武并獲得優異成績的訓練尖子。
龍宜濤正在菜園培整土地。攝影:楊鍇
和我一樣,當時許多人都難以理解:為什么讓一名軍事過硬的戰斗班班長去種菜?指導員李亞凱告訴我,當年黨支部看中的,是龍宜濤踏實履職的精神。而這位四級警士長的回答更直率:“當年張思德能去燒炭,我就能去種菜!”
種菜不久,菜地卻“病”了。有人勸他返回應急班,龍宜濤卻立下“軍令狀”:種不好菜,自愿受罰!經他精心調理,結果,菜地年產瓜果、蔬菜達2萬余斤。
戰士黃承坤高興地捧著豐收的土豆。 攝影:楊鍇
四級警士長白亞龍擔任軍械員,各種武器參數曾讓他頭疼不已。于是,他系統學習了槍械發展史到裝備原理、寫下了十幾萬字的學習筆記。現在,“門外漢”白亞龍變成了“問不倒”。他說,“武器是軍人的第二生命,不懂武器就是軍人的失職。”
曾擔任執勤一中隊中隊長、榮膺第十九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的支隊副參謀長宋彪說,執勤一中隊的戰士們能夠做到“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靠的是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等紅色基因激活的“源動力”。
戰士們在菜地鋪地膜。 攝影:楊鍇
列兵王先舉的爺爺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立過戰功,父親也是老軍人。在軍人家庭長大的王先舉,大學二年級毅然參軍入伍。父親叮囑他:“作為軍人,就要忠誠于黨,咱們三代從軍,不能給咱軍人家庭丟臉。”
來到執勤一中隊后,堅守山溝15年、種菜7年的龍宜濤,以張思德精神深深地影響了這位大學生。在今年中隊組織的一次演講活動中,王先舉在演講中對爺爺說:“我將以你和父親為榜樣,延續你們對黨的忠誠。”
指導員李亞凱與戰士談心。 攝影:楊鍇
和王先舉一樣,去年9月,列兵胡志超懷揣一腔熱血應征入伍。可到了中隊,看著四周的大山,心頓時涼了半截。指導員李亞凱帶他來到中隊榮譽室、老隊長宋彪告訴他“什么是軍人的職責”。漸漸地,紅色基因再次激起了胡志超的熱血。
現在已是中隊“訓練之星”的胡志超告訴我,他已經完全融入了南泥灣。
指導員李亞凱對我說,南泥灣大生產展室、三五九旅旅部舊址、718團和719團烈士紀念碑是一中隊培植“紅色基因”的“主課堂”,“與前輩比苦樂、與先烈比得失、與英模比貢獻”是戰士們討論的“主課題”,《南泥灣》是一中隊唱響的“主題曲”。
中隊指導員李亞凱在榮譽室作講解。攝影:楊應森
在執勤一中隊榮譽室,我得知,中隊近年先后參與搶險救災、安全保衛等重大任務27起。我告訴他李亞凱,這些就是武警戰士們交出的最好答案,“基層建設標兵中隊”、“學雷鋒、學英模先進集體”等獎狀和功勛章,就是武警戰士們取得的最好成績。
當天,倆位曾在一中隊擔任過指導員、現任延安市水務局副局長的馬建民,曾任中隊長、現任延安市交通局副調研員的任振偉也專程趕來參加我們的活動,我看得出他們倆對這支部隊一往情深的味道,他們倆分別向記者們娓娓地敘說著一件件、一樁樁動人的故事……。
曾擔任執勤一中隊政治指導員的馬建民指著當年部隊所住的窯洞講故事。攝影:楊應森
馬建民對我說,幾年前他雖然已從支隊政委的崗位上轉業到地方工作,但不管走到哪,都永遠是這個中隊的兵。任振偉更是直接地給我們概括了中隊的五個“最”特點:執勤環境最苦、編制最大、農副產業生產最好、獲的榮譽最高、培養出師團級領導干部最多。他說,中隊一度是延安支隊培養干部的“搖籃”。
這些答案和成績,就是武警戰士們和忠誠的約定。
中隊全體官兵在“張思德”廣場重溫學習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著作。 攝影:楊應森
“又戰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們走向前, 鮮花送模范……!”離開執勤一中隊的時候,我耳邊又響起了《南泥灣》那歡快的旋律,軍營附近的山坡上,武警戰士們親手栽種的大樹挺直蒼翠。
我猛然感覺,南泥灣的每一位武警戰士,就是一顆挺立的“紅色基因”之樹。
(楊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