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于CCTV-1 12月2日-10日20:00檔播出,CCTV-2 12月3日-20日21:18重播。
該片以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選取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變遷故事,呈現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
9日晚,紀錄片播出第十五集《強軍戰歌最嘹亮》、第十六集《我的中國心》。
第十五集《強軍戰歌最嘹亮》:聚焦強軍興軍
本集聚焦強軍興軍。通過陸軍某部連續兩次移防至西藏衛國戍邊、甘肅嘉峪關某合成營演習、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夜間著艦訓練、以及空軍戰機實戰化訓練、南蘇丹維和等故事,突出展現廣大官兵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懈奮斗的昂揚風貌。
嘹亮的軍號,伴隨著人民軍隊成長壯大,傳遞著傳統的力量和勝利的榮光。當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響徹神州,人民軍隊積極投身這場新的偉大革命。40年來,直面時代浪潮,他們始終不改初心本色;適應世界嶄新形勢,他們跨越發展、改革重塑;著力提高打贏能力,他們練兵備戰、不辱使命,奏響了一曲昂揚奮進的強軍戰歌。
從1980年精簡整編,到進入新世紀,人民軍隊先后進行了多次大的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努力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軍隊合成化水平不斷提高。伴隨著“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形成,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1984年國慶閱兵式,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次公開展示武裝力量。這次閱兵全部使用我國自己設計、自己制造的武器裝備,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當時,受閱武器裝備才剛剛實現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而33年后的朱日和沙場閱兵,把一系列新型武器裝備展示在世界面前,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實施科技興軍戰略的最新成果也全新亮相。改革重塑,裝備升級,為戰斗力躍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無戰事,軍人有犧牲。從烈焰肆虐的大興安嶺火場,到阻擊非典的小湯山醫院,從冰雪阻斷的生命通道,到山崩地裂的強震中心,總有無數義無反顧的背影逆向而行,有無數雙強壯有力的臂膀撐起生命的希望。在前線捧起壯行酒的那一刻,在進駐港澳接管防務的那一刻,在五星紅旗高揚奧運、世博會會場的那一刻,在處突一線挺身而出的那一刻,當中國軍艦在也門港口打出“接親人們回家”的那一刻,共和國軍人忠誠使命,守護著祖國的安寧與繁榮。
第十六集《我的中國心》:“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和實踐
本集聚焦“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和實踐。以“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提出和實踐為線索,以臺灣捐獻骨髓救治大陸患兒、臺商宣建生投資祖國大陸,華商郭鶴年、港商胡應湘和伍淑清投身內地建設故事以及澳門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故事,講述港澳臺作為引進外資、人才的橋頭堡,為改革開放做出重要貢獻。呈現“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讓兩岸三地榮融與共,中國夢緊緊相連。
改革開放40年,是內地與港澳,大陸與臺灣關系極不平凡的40年。“一國兩制”,這個中國創造的偉大構想,讓這血脈情深有了更深的含義。非凡的時代,催生偉大的實踐。同呼吸,共命運。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這是內地與港澳,大陸與臺灣,共同書寫的傳奇,這是中華民族開創的偉業新篇。
1979年元旦,改革開放的春風下,一封《告臺灣同胞書》,發出了祖國統一關系著民族前途命運的呼喚。“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偉大構想,勾畫出和平統一的歷史擔當與自信胸懷。第一次吃上臺灣水果;第一次到臺灣旅行;第一次有了臺灣居民居住證;第一次向金門民眾供水;同飲一江水,同是一家人。2018年惠臺31條措施,讓臺灣同胞享受同等待遇,兩岸的心,貼得更近。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通車。這是連通粵港澳三地的歷史性時刻。曾經需要三四個小時的陸路交通時間,現在縮短到30分鐘。這個“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串聯起粵港澳大灣區九市兩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四個核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一個未來將比肩世界三大灣區的超級灣區,一個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一個引領技術變革的世界級城市群正在生長。
作為對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進行全景式呈現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展現了107個典型的改革故事,攝制組采訪了183位改革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還挖掘了大量歷史素材,用40年來的時代歌曲、影視作品串起一段段改革歲月,旨在激起觀眾的共同記憶。
該紀錄片在央視綜合頻道12月2日—10日20:00檔每天播出兩集,央視財經頻道 12月3日—20日 21:18每天重播一集,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