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力帆集團“盼達用車”大廳,一塊大尺寸顯示屏動態展示著重慶地區約7000輛車的運營狀態:每一道白色線條劃過大屏,即表示一次用戶出行的圓滿完成。
用戶超310萬、累計行駛里程超過8億公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15萬噸……這是力帆自2015年底推出“盼達用車”這一新能源共享汽車平臺以來,“刷”出的亮麗數據。“行駛里程相當于繞地球2萬多圈,節能減排相當于植樹485萬棵。”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馬可不無驕傲。
如何在行業競爭一片“紅海”中探尋自己的“藍海”?力帆緊跟發展潮流,以創新的技術、路徑和模式,搶抓新能源、移動互聯、共享經濟機遇,再次在行業轉型中實現先聲奪人。
1992年,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重慶力帆集團的前身——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在重慶郊區一間不足40平方米的舊農舍里成立,當時的團隊不到10人,資金不過20萬元。26年間,從加工零部件的小作坊,到創出聞名全國的摩托車品牌,再到引領汽摩行業變革、打造新能源共享汽車平臺,重慶力帆在深耕實體經濟的道路上創新成長、步伐鏗鏘、成績突出。目前,力帆集團資產總額達457億元,員工1.5萬人,去年上繳稅收5億元。
向創新要動力,在市場競爭的歷練中成長
“如果沒有堅持創新,力帆可能走不到今天。”馬可介紹,企業初創之際,力帆憑借多款摩托車發動機產品迅速成長為行業“領頭羊”。
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每臺摩托車的利潤從幾百元下降到幾十元,力帆開始遭遇第一個“冬天”。面對挑戰,力帆主動放棄省會城市,主攻市縣二、三級市場,創新方式在農村走鄉串寨搞推銷,結果企業發展不退反進。尤其是1998年力帆獲得自營進出口權后,迅速成為中國摩托車出口冠軍,海外市場的收入和利潤超過了國內市場。
2003年,力帆投身到造車行列中。當年5月,力帆第一座汽車工廠在重慶開工建設,第一款新車“力帆520”于2006年初上市,銷量可觀。2015年,瞄準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里程憂慮”“電池恐懼”兩大難題,力帆又推出以“換電”模式為支撐的“盼達用車”新能源共享汽車平臺。
每一次“過冬”,力帆靠的都是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
創立之初,當其他廠家滿足于采購組裝時,力帆就下大力氣研發自己的摩托車發動機,裝上力帆發動機的摩托車,一臺能多賣1000多元。“兩輪”變“四輪”大幕拉開后,力帆更是持續巨資投入,奮力攻克層層技術壁壘。在探索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過程中,力帆與多家互聯網公司合作,提出“開門造車”理念,實現了新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民營企業的效率優勢主要體現在創新,這是一條沒有下道口的高速路。”馬可深有感觸地說。
在力帆看來,未來的盈利重點將不再是賣車,而是實現由汽車產品提供商向智慧出行解決方案運營商的轉變。
堅定走出去,從拼價格到拼品質
在埃塞俄比亞,力帆是“街車”;在俄羅斯,力帆連續7年成為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冠軍;在南美洲,阿根廷人開上了力帆的共享汽車……目前,力帆在海外有7個汽車工廠、3個摩托車生產基地,在全球124個地區設有辦事處,是我國唯一海外市場收入和利潤超過國內市場的汽車廠商,出口一度占集團業務總量的60%。
“過去,我們的摩托車主要出口東南亞、非洲,靠低價優勢搶占市場。現在行不通了,市場競爭加速了消費升級。”馬可說,力帆正逐步從依靠價格優勢轉變為以品質取勝,為進入歐洲市場而努力。
近期部分國家的貨幣匯率變化,給力帆出口業務帶來了不小影響。“對此,我們采取貿易對沖方式來解決。”馬可表示,也就是用進口的方式抵消匯率差,將當地貨幣換成當地物品,進口到國內來銷售。去年,力帆的進口額達到18億元。
2011年1月28日,中歐班列(重慶)國際鐵路貨運測試專列從重慶出發駛向莫斯科,揭開了中國內陸與歐洲互通鐵路的序幕,而這趟列車搭載的貨物全部是力帆的汽車零部件。
“改革為我們提供了創業的機會,開放助推我們走出國門;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們進一步進入海外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一帶一路’建設又為我們插上了海外騰飛的‘翅膀’。”力帆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一路走來,力帆有“三件寶”——創新、出口、信譽,未來還要靠這“三件寶”,跟隨改革開放步伐,緊抓國家戰略機遇續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