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九江11月 29日電(記者劉尚君)“中國高等教育要將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進行連接,展現民族做派、民族作風、民族自信?!?1月28日,“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探訪位于江西九江的白鹿洞書院,眾多從事書院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深入闡述剖析了目前白鹿洞書院的發展路徑。
眾所周知,書院是我國古代特有的教育機構和教學組織。一千多年辦學不絕,屢毀屢建,為傳承文化、繁榮學術、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貢獻。
而白鹿洞書院則是古代書院中的典型,素有“天下書院之首”“海內書院第一”的美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教規》成為古代社會教育的準則。
它始建于晚唐,辦國學于南唐,定今名于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光大于南宋朱熹之手,元明清三代薪火相傳。從公元940年辦廬山國學時起,至今已有1078年歷史,它比英國牛津大學早228年,比劍橋大學早269年。是我國古代書院中辦學較早、體制完備、缺環極少的書院,影響力很大。歷史的淬煉過后,書院強大的文化根基和生命力讓它歷久彌新,越挫越勇。
據史料記載,新中國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對白鹿洞書院進行保護和維修。1959年,它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廬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成立;1988年,它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二級自然保護區,同年設置作為學術研究機構的白鹿洞書院建置;1990年,廬山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成立。截至2012年,白鹿洞書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游接待、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制。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在中國流行了1000多年的書院這種古老的辦學形式在今天還有其意義。我們完全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利用這個形式加入新的內容,使它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白鹿洞書院。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尚君攝
書院的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
近年來,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永葆書院向前活力,白鹿洞書院探索出了一條“以文化帶動旅游經濟、以旅游經濟反哺書院文化復興”的發展之路。
“文物是它的筋骨,千畝森林是肌膚,旅游經濟是血脈,千年文化是靈魂?!卑茁苟磿汗芾砦瘑T會副主任郭宏達告訴記者,書院重視文物、資源環境的保護,文化古跡整理挖掘,以及以文化自然景觀為基礎的旅游功能的傳承與開發,“通過文化產業吸引游客到這里來旅游體驗,所得收入反哺投入于白鹿洞書院的文化研究、學術交流和教學活動中。”
郭宏達介紹,白鹿洞書院還經常開展祭祀展禮、開蒙教育等活動。其中開蒙教育包括朗誦經典、少年中國說、擊鼓明智等寓教于樂的體驗項目,旨在激發青年人對于古代書院遺存、對于國學國故、對于儒學理學、對于傳統文化精華有敬畏之心,感悟之心和傳承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書院教育重新發展10年來,一場傳統教育的游學形態也隨之如火如荼地開展,逐漸成為當代大學教育回歸傳統書院的“試驗場”。
當年,朱子使白鹿院鼎盛,又曾在嵩陽院講學;二程從師于周敦頤,而周敦頤則是理學祖師、濂溪學派。白鹿和嵩陽兩所書院,一南一北,幾乎同時興盛,命運又極其相像。
時至今日,中國書院如何重拾鼎盛,成為九江學院教授李寧寧等專家學者一直思考研究的問題。
于是,2008年11月,九江學院與鄭州大學聯合發起“白鹿—嵩陽書院文化之旅”活動。兩所高校以彼此鄰近的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為媒介,通過交流、競賽、辯論、朗誦等形式以共同宣承書院人文精神,愿能重建游學平臺,引發學生對于書院文化的關注與向往,用歷史文化的底蘊造就現代人的精神修養,力挽千年文脈。
回溯中國文化自信的底氣從何而來的本源之論,李寧寧認為,中國高等教育辦了100多年,有著深厚的教育傳統,中國教育關注人和人的成長、人和德行的成長,具有獨特的價值和精神追求。
李寧寧表示,在如今的教育語境和背景中,書院應該成為引領青年人精神思想的平臺。
白鹿洞書院。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尚君攝
讓書院成為“國學”的道場
“我們不難看到,當下的書院教育和書院研究的興起,是與‘國學’的地位和影響的再度興起有關。”李寧寧認為,當今的書院還應成為“國學”的重要傳播載體。
據記載,“國學”一詞最早起源于《禮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而“國學”作為文化和教育的理念,始于明代。尤其是鴉片戰爭以后,歐美的思想學術進入中國,這些歐美的思想和學說,往往被稱為“新學”或“西學”,而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統稱為“舊學”、“中學”或“國學”。
“從這個意義上說,用‘國學’標注中國傳統的學問乃至文化,其實是在建構一種‘國家意識’。”李寧寧分析,真正的“國學”不是現代科學或現代學術意義上的所謂“學科”,而是一種具有“柔性國家意識形態”性質的理論或學說?!翱梢赃@樣說,‘國學’這個詞語的再次被關注,無疑是在中國開始現代化、走向現代性、建構現代民族國家過程中的產物,它是中國人的現代民族觀念或現代國家意識逐漸覺醒的結果。
因此,李寧寧想提出重建“廬山國學”的設想。
他認為,重建“廬山國學”,首先是面對當下的,為今天民眾的道德修養,探索有效的方法與路徑;其次是面向學校教育的,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作風”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經驗;再次是面向未來的,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創建和涵養儒學乃至傳統文化新面貌和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