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雖小,但是在中國人心中
是一種家庭溫暖,是情感的延續(xù)。更重要的是,
還盡顯了中國人做人、做事的智慧和哲理……
中國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筷子乃文明的產(chǎn)物,乃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筷子最早的稱呼是“箸”,繁體寫法是“筯”,所以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幫助進食。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用筷子時,如果兩根都動或兩根都不動,就夾不穩(wěn)、夾不住東西,因為這時是陰陽不搭配。只有陰陽相濟,一動一不動,才能使用得恰到好處。
兩根筷子,只有配合默契,目標(biāo)一致,才會夾上食物來,最終有所“收獲”。亦如我們?nèi)粘W鋈俗鍪拢?/p>
一個人往往是孤掌難鳴,
只有兩個人肩并肩,
互幫互助,彼此扶持,才能共同辦成一件事,也許,還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
西昌街頭,
一名女孩端著一碗米線,
雙膝跪在臺階上給老人喂米線。
女孩說,當(dāng)時老人手抖拿不住筷子,
于是她蹲在地上喂老人吃。
善良的女孩,愿意為另一個生命而停留,用她的愛心,溫暖了一個陌生的老人。一個看似很小的舉動,卻透過一張簡單的照片,為我們帶來無限的感動……▼
15歲的吳小鴻家在貴州鎮(zhèn)遠山村。超高中錄取線30多分,家里湊不齊學(xué)費,她含淚乘車到深圳打工。他叫藍行鋒,在深圳出差的剛畢業(yè)大學(xué)生,得知小鴻遭遇后決定幫助她重返校園。
一個陌生的小哥哥,
他像幫助自己的妹妹一樣,
為她奔走疾呼、求助媒體,
在重返校園這件事上,
他比女孩還著急。
這段陌生人的萍水相逢,
書寫著最樸實的善意。▼
2016年,因家庭貧困,武昌工學(xué)院大二女孩袁松齡辦理了退學(xué),黯然離開校園不久后,一筆神秘資助讓她得以重返課堂。三年來,這筆神秘資助從未間斷,袁松齡也一直感恩、銘記于心。直到今年9月學(xué)校系統(tǒng)升級,袁松齡苦苦尋找的好心人終于浮出水面,竟然是與袁松齡同級的女生李秋雨。
只因心中一份善意,
她悄悄幫助同學(xué)整整三年,
這份暗中的扶助和關(guān)懷,
蘊藏著向上向善的能量,
給予了一個瀕臨絕境的女孩前行的動力,
也見證了一份可貴的同窗情誼!
當(dāng)一根筷子孤立無援,多么期待另一根筷子的扶助。
幸好有他們,善良的女孩,有愛的同學(xué),守望相助的陌生人……
每一份歲月靜好背后,都有無數(shù)人的愛與善良。
相遇是一種緣,這些陌生人的溫暖和關(guān)愛,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慷慨激昂,卻打動你我。
我們每個人,
其實都是他人的另一根筷子……
你是否愿意成為
照亮別人前路的一束光,
你是否愿意
在他人落難時伸出雙手,
你是否愿意在心底
為他人預(yù)留一份善意。這就是我要講述的
一雙中國筷子蘊藏的深意。
來源:新華社
編輯:駱紅
審核:羅鈕佳
復(fù)審: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