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呂慎
茶,對于貴州省湄潭縣,不僅是老百姓“開門”的一件事,更是立縣之本、興縣之道。憑借湄潭翠芽、遵義紅等馳名中外的茶葉品牌,湄潭縣深挖茶文化,做足茶文章,有力帶動了縣域經濟社會的全面振興。從農民收入到人居環境,從精神文明到基層建設,皆因一片茶葉發生了巨大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深深印在湄潭人民心中。
茶富百姓
今年9月,湄潭縣徹底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20世紀30年代,“中央實驗茶場”和國立浙江大學就先后遷至湄潭,使這里一度成為戰時中國的科教重鎮和茶葉研究推廣中心,不僅開創了湄潭大面積植茶的先河,而且還是貴州乃至中國西部近代大面積創建新式茶園的起始點。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湄潭大力實施以茶產業帶動脫貧攻堅的戰略,被確定為貴州省現代茶業高效示范園區,茶葉成了縣域經濟的頂梁柱。2017年全縣投產茶園56萬畝,茶葉總產量6.16萬噸,產值42.7億元,茶業綜合收入102.7億元。截至今年年初,全縣有8.8萬余戶、35.1萬余名茶農因茶葉走上富裕之路。
目前,全縣有茶葉生產、加工、營銷企業、加工大戶538家,其中注冊企業390家,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350家,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國家級4家、省級22家、市級17家,小型加工廠、加工大戶148家。全縣企業年加工能力7.5萬噸以上,產品涉及綠茶、紅茶、黑茶、抹茶及茶葉籽油、茶多酚、茶樹花、茶面膜等13類綜合開發產品。茶區建有茶青交易市場35個,建成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商務部定點出口市場“中國茶城”,目前入駐企業和商戶400多家,2017年交易額16億元,已成為茶產業營銷的綜合舞臺。
茶潤人心
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田家溝,10多年前還是一個窮山村:“田家溝,幾大灣,十年就有九年干,頓頓紅苕苞谷飯,吃水要翻幾座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進山。”可如今的田家溝,茶園面積達到545畝,人均茶園面積2.5畝,擁有7家茶葉加工廠。2017年,田家溝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350元,也是黔北民居的示范村。
田家溝的變化得益于湄潭縣委縣政府“生態為先、特色為要、城鄉統籌”的發展思路,在堅持開展“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發展路線的同時,死死扭住茶產業發展不動搖,從“退耕還茶”到“六四五六”(60萬畝生態茶園、4萬噸茶葉產量、50億元茶業綜合收入、畝均產值6000元以上)茶業提升戰略,茶產業不斷壯大,也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湄潭茶旅示范區實現了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的目標。縣財政對改建或新建黔北民居的農戶實行每戶7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財政獎補政策,10年來累計補助資金近7億元,撬動社會資金80億元。
2013年起,湄潭縣在落實貴州省委的“六項小康行動計劃”(即小康路、小康水、小康電、小康房、小康訊、小康寨)的基礎上,還以“七改一增兩處理”為抓手,實施改房、改水、改電、改路、改廚、改廁、改圈,增加村莊綠地,處理垃圾和污水的人居環境改善工作。
“黨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獻給黨,緊緊跟著黨中央,幸福日子萬年長!”一曲《十謝共產黨》唱出了田家溝發展的歷程,唱出了湄潭人民的心聲。“走,到湄潭當農民去”是湄潭農民幸福、安康的真實寫照。
茶興一方
黨的十八大以來,“茶興一方”正在湄潭成為現實。“小茶葉也能種出大產業。”縣委書記魏在平說,湄潭“優勢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敗在茶”,湄潭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實施茶葉為中心的“全面融合發展”戰略,讓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依靠茶葉這株寶樹脫貧、增收、致富。
他們以“茶莊”建設為突破口,推進茶產業的三產共生、三產融合,不斷提升茶葉的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條。圍繞茶葉的生態優勢功能、經濟功能、健康功能、文化功能,全力推進茶旅一體化建設,讓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城區建設有“湄江河畔茶文化風情廊”,市民漫步江邊就能體會到“茶海蒼茫、玉帶繞城”的美景。目前全縣已形成茶飲食、茶包裝、茶具、茶館、茶詩詞、茶歌、茶書畫、茶攝影等集休閑、養生、娛樂于一體的文化特色。龍頭茶企蘭馨公司創建的“茶苑”用“群眾會+”和“互聯網+”的形式,依托生態有機茶園、有機茶加工廠和茶文化中心等,進行整體規劃和旅游創意包裝,從賣茶葉變身為茶園“私人訂制”,將“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既促推企業發展,也幫助茶農增收致富,實現共贏。
湄潭縣委縣政府認識到,茶產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他們重點圍繞“夯實一個基地、鞏固兩個品牌、拓展三個市場、全面融合發展”工作總體思路,不斷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通過茶葉文化與產業實現“產業興、人氣旺、生態好、環境美”的區域發展目標是湄潭可預期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