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需求升級,已經引發進口采購商模式之變。
消費者對新鮮和品質的需求,直接觸動“直采”革命。地產企業綠地于2014年開啟進口商貿轉型之路,其以進口商品銷售為主營的G-Super綠地全球商品直銷中心,現已在全國開業53家。金璐告訴記者,一瓶全程依賴冷鏈的進口鮮奶,經不起分銷、代理商層層環節一次又一次地進出倉庫和裝卸貨。“這迫使我們想方設法縮短供應鏈,力爭產品從海外工廠直接抵達G-Super門店,以使冷鏈物流不致脫節,最大程度確保鮮奶品質。目前,綠地商貿的‘直采’比例已接近10%。”
而這項“直采”革命最大的附加效應,在于好貨不貴了。
譬如,綠地商貿已同總部位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利斯摩的乳企Norco簽訂了鮮奶供應協議,后者通過全程冷鏈物流,每年可向中國消費者輸送2000萬升鮮奶。目前在綠地G-Super,Norco鮮奶會員價每升為27.9元。而在澳大利亞超市,與Norco同等售價且同樣出口中國的某品牌鮮奶,其在中國每升售價卻始終處于50元以上高位。而兩者區別,只在“直采”與否。
如今,令進口采購商們無比亢奮又倍感壓力的,無疑是對產地貨源的爭奪。誰擁有更多貨源,誰便更有望獲得這個不斷追逐變化的市場之青睞。硝煙已四起,進口采購界正在開展速度的較量。2014年,綠地商貿試水同韓國濟州省政府合作海鮮、預包裝食品和飲用水進口,但迄今,綠地商貿已同五大洲幾乎所有水果、肉類、奶制品等生鮮協會建立了合作。一系列動作緊鑼密鼓,容不得片刻耽誤。去年底,綠地商貿與越南政府簽署5億美元農產品進口協議。今年上半年,僅越南火龍果采購規模就已達1萬噸。此外,越南柚子、菠蘿蜜,及以色列、菲律賓水果的進口事宜也已全面開啟。今年7月上旬,綠地商貿又與土耳其迅速簽訂1億美元商品采購意向,成功引入土耳其橄欖油和果干,土耳其櫻桃正在待選之列。同期,全球肉類巨頭JBS集團、挪威三文魚養殖集團Ocean Quality A.S等外商也抓緊與綠地商貿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這場貨源比拼中,一個不容忽視的苗頭是:資本的力量成為控制貨源的砝碼,在海鮮、葡萄酒等領域尤甚。杜震透露,中國公司直接買下加拿大象拔蚌養殖場或澳大利亞野生鮑魚捕撈配額的情況并不少見。
而有望成為后起之秀的新興市場的,同樣在進口采購商布局之列,決定他們是否果斷“下手”的因素,取決于我國準入的進一步放開和關稅調整。“譬如,我們非常看好洪都拉斯海鮮的品質,但目前關稅門檻還相對較高;再如,俄羅斯的帝王蟹存活率較高且肉質鮮美,距離中國也更近,我們期待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放開,讓價廉物美的俄羅斯帝王蟹,來取代路途遙遠的挪威、智利等地同類產品……”杜震說。
大勢難擋。進口商品正以前所未有的平價和豐富,滲透、改變著我們的每個人的生活。處在中國從“世界工廠”變身“全球超市”的潮流中,無人淡定,也無人再能置身事外。因為誰都是受益者。